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:
通常,我們比較沒有機會處理到臨終關懷,除非是生前契約的客戶,因為大家的觀念都認為,找禮儀服務公司服務人員,是等人往生,死亡之後的事。所以禮儀師目前比較沒有辦法做這一塊,因為這樣的機緣不多。因為現在大部份的人還是把禮儀服務人員當成是處理辦喪葬事的人,也忽略我們有臨終關懷的服務。
禮儀師自我的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,我也是進了這一行之後才慢慢的瞭解,醫護人員的辛酸,常常半夜到醫院接體時都會看到家屬很緊張的圍著醫生、護士,拜託他們要救回自己的家人,可是只看到醫生、護士一個個面無表情,繼續做著自己的事,想想看,如果那些醫生、護士如果也跟家屬一樣緊張,打針打錯,豈不是更「事情大條」囉!所以當我面對家屬悲傷的情緒,我都會儘量以同理心來對待,因為我自己也經歷過喪偶的過程,,所以我會請家屬跟著我把步調放慢,聲音放小,以最誠敬的心,來為往生者籌辦後事,此時家屬就會想到往生者的重要性,自然會把心理其他事情放下,慢慢的跟著我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了,我覺得在這個過程家屬常會有很無助的感覺,我們可以藉著宗教信仰的力量去幫助他們。我也會為他們說明每一個細節的內容與意義,讓家屬心靈會有一種寄託,這樣家屬的情感會慢慢的轉移,至少這些治喪的流程,會讓人有事做,有一些想像力的寄託。實務上禮儀師的情緒輔導幾乎是自接手案件,無時無刻不在進行,而且是因人而異,各有不同的!如害怕,此時的害怕也分很多種:害怕失去原本擁有的,如親情、財產(經濟支柱)、對未知的世界害怕:往生後到底是怎樣的世界,沒人知道往後的日子不知道怎樣過下去。我面對害怕的家屬,我們最常用的方式是借助宗教的力量,因為真的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死後的世界是什麼,但宗教卻是可以幫助許多無助的家屬舒發痛苦的,如果哭不出來,或不敢哭時,我會建議家屬何妨到佛祖(或基督)前哭給他聽,這樣就可以使家屬減輕一些痛苦,致於在經濟方面則盡量幫家屬尋找資源如:勞保、公保、壽險、公司補助、遺產稅申報……我認為禮儀師在可以協助臨終者,把臨終者的想法傳達給家屬,一般來說家屬與臨終者比較不會溝通到,或不想溝通、不願溝通的事,禮儀師可以扮演傳達的角色。因為家屬還是很多顧忌,有些事不願意提,臨終者如果有身體病痛也不見得可以考慮到。所以禮儀師在臨終關懷這方面,可以做的事還是很多,通常我們第一個層級會做的還是關懷和安慰,其實在另一個層級,會提醒臨終者與親屬比較實際的權益,也會是尊重往者的想法,因為往者親屬在那個時候往往比較失控,更不用說會想到後事的處理。
如果真的要施行臨終關懷,我覺得有兩個方式是可以比較具體可行的,一個就是透過生前契約的臨終關懷服務,讓家屬有選擇的權利。第二個就是禮儀師參與臨終關懷的志工服務,這樣就可能比較有機會接觸到臨終關懷的服務工作。不過我覺得還是要先在觀念上改變,國人一般對於死亡都有很多禁忌,而且把我們(葬儀人員)視為是要處理死者的人,所以就會很忌諱我們的出現,我覺得如果,把我們的服務層面能慢慢擴大,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或是諮詢等等,也許大家不會那麼害怕或忌諱,就是拒我們於千里之外,也不會每次到了真的不行的時候,才想到找葬儀人員。
禮儀師在第一線工作,面對家屬的情況和情緒,千奇百怪,有時候不一定是悲傷,例如憤怒、發狂、發呆、精神失控狀況等等,太多了,這些禮儀師都要能夠處理的,不過我們也只能靠經驗協助家屬,所以我覺得禮儀師還有很多專業要學習的,特別是特殊情緒狀況的處理,應該要有專業的訓練,也不能都只是靠經驗,不過我覺得國內目前這樣專業訓練的課程並沒有,……我覺得這種專業課程應該是指對家屬在面對各種親人死亡狀況,的所有情緒狀況的處理,因為死亡的狀況不一樣,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會差異很大,也似乎不是所謂的悲傷輔導能解決一切,如意外死亡糾紛所產生的憤怒、或是他殺死亡的精神崩潰,或是親屬也可能想不開導致自殘等等,我覺得亡者家屬的情緒處理是很複雜的,五味雜陳,也不是一般的,或是一套輔導理論就可以處理的,很多狀況我們都是靠摸索,所以如果真正要重視悲傷輔導的工作,我還是覺得實務工作的結合很重要,光是理論還是很不夠。特別是禮儀師面對的都是第一個當下,也就是剛往生的關鍵,所以狀況非常多,雖然資深的能夠處理,安撫排解等等,但是還是常常有一種不足的感覺,總覺得還可以做的更好。
----- COMMENT: AUTHOR: 阿逍 DATE: 08/09/2011 12:03:04 EMAIL: honeykimo@gmail.com 阿彌陀佛,您好, 我是阿逍,前一陣子因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的緣,開心講堂和回家老師合作開始了臨終關懷服務的課程 ,恰巧有位也是禮儀師的師姐到開心講堂來,她也 跟我們分享在這一行業~不要因為自己天天送往而習以為常, 而忽略每次禮儀師的服務也包含關懷家屬的悲慟,見到您的用心,也讓人感動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