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殯葬與生死》期中重點整理 少華 整理
CH.1
1. 「一體五面向」人學模式:生物、心理、社會、倫理、精神。
2. 演化觀(進化論):19世紀英國 生物學 家 達爾文。核心概念:共祖、天擇。
3. 老子 言:「出生入死」,指人從生來,往死去,一切自然而然。
4. 「醫療」與「照護」對生死的態度:醫療—治療、痊癒,照護—關懷、照顧。
5. 「身心二元論」:17世紀法國 哲學家 笛卡兒,理性主義 代表人物。
6. 臺灣的殯葬專業人員:「禮儀師」和「喪禮服務技術士」。
7. 殯葬活動的真正核心部份:「遺體處理」。處理過程中充滿 人文意義(靈魂處理的奠祭儀式)。
8. 「尊體」:是「尊重遺體」、「尊敬的遺體」之意,前題為「視死如生」。
CH.2
1. 「華人生死學」與「華人殯葬學」的理念與實踐途徑:後科學、非宗教、安生死。
2. 西方心理關注的議題:靈魂、心靈、意識、行為、認知。
3. [研究邏輯思考規律的學問]稱為:「理則學」,包括演繹邏輯、歸納邏輯、辯證邏輯。
4. 人的理性指向→認知,並與 知、情、意、行 相互為用,由 認知 來主導。
5. 心理學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步上科學化道路後,撇開對意識、心靈方面問題的探究,著眼於行為的觀察,從而發展成「行為主義」。但物極必反,刺激出「人本心理學」的誕生。
6. 華人生死學心理面向的關鍵核心是「中國人性論」。
7. 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、「不能事人,焉能事鬼」,其生死觀屬於「現世主義」。
8. 儒家→「內聖外王」,走向 入世。 「內聖」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 之「修身」的為學與做人。
9. 道家→「反璞(樸)歸真」,嚮往 避世。
10. 華人生死學→指點人們如何妥善安頓生命。西方死亡學→協助世人如何適切面對死亡。
11. 臺灣殯葬專業的文化:「本土化」→以漢民族為主的中華文化,「在地化」→各地互異的禮俗活動。
12. 臺灣殯葬禮儀:道教(含民間信仰)儀式→約6成,佛教儀式→約3成。
13. 從倫理面看生死,包含:德性、義務、效益、關懷。
CH.3
1. 從社會面看生死,就群體分為:家庭、社會、國家、世界,分別以:法律、社會、政治、經濟 為基本考量。
2. 儒家八條目: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。
3. 「社區」:指共同擁有地理空間的群體,也可指具有共同特質、歸屬感及社會互動的群體,與「共同體」同意。 「社區發展」:指一個地區的居民為增進集體福利而積極參與的發展活動。
4. 「合群」:關心與服務社區的作為。 社會學最早的譯名為:群學。
5. 臺灣生死學的進路為何:「淡化政治、推廣文教、創新經濟」。
6. 「回歸自然」的殯葬與環境政策:海葬、樹葬、拋灑葬 等環保自然葬。
7. 與「全球化」相對→「本土化」。 相同→「外來化」、「西化」
CH.4
1. 中國倫理思想著重→「關係與脈絡」。 西方倫理思想強調→「個體與原則」。
2. 後現代的華人生死學其哲學內涵(核心理念)為「中國人文自然主義」,知識性質 則是「從人生看宇宙」(P.49)。
3. 傳統儒家倫理觀通過「中體外用論」指引,可以跟 關懷倫理學 融會貫通。
「中體」—是「儒家人文主義」與「道家自然主義」的融會貫通。
「外用」—乃轉化西方「科學人文主義」以銜接「人文自然主義」。
4. 關懷倫理學 與 儒家學說 的六項對比:
(1)皆以情意作為道德之基礎 (2)皆重視人際的關係脈絡 (3)皆是在「[進入關係中]去貞定道德人格發展
(4)皆重視內在的主觀情意力量 (5)皆重視學習之自由與悅樂 (6)皆在培養道德成熟的性情中人。
5. 「原則主義」:可以使用一些基本道德原則,以不變應萬變。 與「脈絡主義」相對。
6. 「脈絡主義」:主張就事論事,一切看情況而定。
7. 心智的「常識—知識—智慧」三階段對照於主體的「感性—理性—悟性」三層次。
8. 生命倫理學的焦點是「生死尊嚴」。
9. 「醫病關係」內涵的 特徵 包括:(1)強調病人為主的醫療 (2)強調權利與義務為基礎的倫理
(3)強調病患的知情同意與選擇 (4)強調醫療的商業化、消費者主義及契約化
10. 「死亡權利」:秉持「主觀條件操之在我,客觀形勢成之於人」的「盡人事,聽天命」態度,來選擇自己離開人間的方式。「死亡權利」的涵蓋面甚廣,從一般自殺、醫助自殺到安樂死都可以算在內。
CH.5
1. 「現象學」:P.49 第一節 L.4~L.7
2. 「後現代儒道家」的特色:「儒陽道陰、儒顯道隱、儒表道裏」的「儒道互補論」。
3. 生死學 的教育類型:「著眼於學理的學程」和「落實於體驗的學程」。前者重認知領悟,後者重感受反思。
4. 「宗教」:創立宗派,教化人民之意,屬團體活動。 「信仰」:歸依特定宗派,屬個人抉擇。
5. 個人選擇加入宗教團體的過程叫「歸依」,佛教稱之為「皈依」。
6. 今日宗教作為社會化的客觀存在所具備的(4種)要素:內在的思想和體驗,外在的活動和組織。
7. 林語堂認為最能「發現自己」的人— 莊子。
8. 臺灣一般的民俗信仰是屬於何種宗教信仰型態— 游宗。
9. 「後現代儒道家」的人格典型:可分為「後現代儒者」和「後現代道家」。前者將古代之「君子」轉化後現代的「公民」。後者將古代的「真人」轉化為後現代的「存在者」。二者結合便形成「知識分子生活家」的人生境界。
10. 「後現代儒道家」蘊含三個概念:後現代、儒家、道家。
11. 「後現代」為高度西化的概念,精簡的說法即是:「質疑主流,正視另類。肯定多元,尊重差異」。
CH.6
1. 華人的殯葬教育(的理念與實踐系統):以中華本土文化為核心價值,在地禮儀民俗為內容特色,華人殯葬管理為發展目標,表現一套「異中求同,同中存異」的專業教育。
2. 伴隨「死亡學」創立的學科—「老年學」。 「死亡學」的主要課題—死亡、臨終、哀慟的瞭解及因應之道。
3. 殯葬人員的死亡教育其目的—「改善服務品質上推己及人」。
4. 「死亡系統」: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中反映出對死亡不同的歷史與文化態度,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,教導人們如何思考、感受和看待死亡。
5. 生命教育透過通識化策略可展開之內容:親職教育、公共衛生、臨終關懷、殯葬活動。
6. 「生命教育年」:2001年,於2000年當時教育部長曾志朗宣佈次年為「生命教育年」。
7. 目前臺灣生命教育的取向:倫理教育、宗教教育、生死教育、健康教育、生涯教育、性別教育、環境教育。
8. 生命教育目前最具體的內容:生命教育概論、哲學與人生、宗教與人生、生死關懷、道德思考與抉擇、性愛與婚姻倫理、生命與科技倫理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。
9. 西方「死亡學」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受到存在主義流行的感染,為英語國家所重視,主要是針對自殺防治。
10. 「生死教育」與「生死學」之說出現在臺灣:1993年。「死亡教育」引進臺灣:1979年,基於健康教育的需要。
11. 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。 生死學指出:「未知死,焉知生」。
12. 生死教育的真義:「通過科學與人文的學習,達到了生脫死的境地」。
13. 「禮儀師」的學力要求— 大專以上(P.63)。 「禮儀師」證照制度何時立法— 2002年<殯葬管理條例>。
14. 傳統四大生命禮儀:冠、婚、喪、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